钦州市第三中学创办于1975年,2010年9月学校整体搬迁至新校区,2016年1月成为广西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19年被列入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单位。近三年来,学校也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实验学校”“钦州市城区中小学文明校园”“广西国防教育特色学校”“自治区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广西平安校园”“钦州市高考优秀学校”“钦州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等集体荣誉称号;还先后获省、市等各级荣誉称号60多项。
学校占地140多亩,分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运动区、休闲区以及教工宿舍区。校园环境优美,草木郁郁葱葱,景色宜人;功能区布局科学,合理大气;建筑设计合理,错落有致。学校的运动广场、休闲广场、文化广场独具特色,是北部湾地区一所不可多得、精美别致的园林式学校,有“花园式学校”之美誉,是莘莘学子陶冶情操,读书求知的理想场所。
几年来,教师获国家级奖励62人次,获省级奖励150多人次,市级奖励230多人次。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和体育、艺术竞赛,获国家级奖励26人次、省级奖励232人次、市级奖励410人次。
学校的科学的管理使得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提升,在新生录取分数线偏低的情况下,2019年高考一本上线人数39人,二本上线人数1067人,毕业生上大学比例达99.8%!在招收一批较低分生源的情况下,经过师生三年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考上了全国重点大学,成为2019届钦州市高考低进高出的典范!
二、学校文化
(一)三中文化核心:育雅培正
“雅正”文化的诠释
我校发掘传统教育文化精髓,与发展素质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精神相融合,给予“雅正”文化更广阔的延伸。 “雅”是优雅、典雅,是精神和思想的健康发育;“正”是端正、纯正,是心性与品行的锻炼成长——“雅正”是贯穿人终生发展需要的素质与涵养。
“育雅培正”是对师生进行雅的熏陶和培养,使师生在雅境中共同经历与成长,树雅思、培雅趣、立雅行,最终发展成为内涵修养丰富,外在气质优雅的文雅之士,开启师生的幸福人生。
(二)与“雅正”文化相辅相成的办学理念体系
“雅正”文化的塑造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在学校办学积淀与现实发展的交融中逐步建构完善与之相辅相成的办学理念体系。
(1)办学理念:为每一位学生走向成功奠基。
基本含义:相信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学校尽一切可能为每一位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2)办学目标:追求卓越。
基本含义:追求卓越就是不断超越自我,日臻完美。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强不息,勇于奋斗,不断进步,不断超越,争办成功的学校,做成功的老师,当成功的学生。
(3)校 训:厚德、砺志、博学、创新
(4)校 风:崇真、求实、至善、尚美
(5)教 风:严谨、协作、乐教、善导
(6)学 风:明志、惜时、好学、善思
学校的“四风”,从真、善、美、勤、和、思等角度,清晰扼要对老师和学生提出了工作、学习、生活、品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要求,是师生健全“雅正”精神的明确指南。
(三)优雅校园
1. 清雅的校园格局。
校园分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运动区、休闲区以及教工宿舍区。
六大功能分区,动静分离、疏密有致,有分有合,通过广场以及
楼群中的架空结构、连廊创造出宽敞开放的建筑空间;各区域之间遍植青藤、绿树、红花,清泉、碧水流动其间,校园整体格局雅洁清新。
入门开拓广场中心设计跌水,以水的明澈灵动为方正的广场增添温润的感觉。在跌水中间设计气宇轩昂、刚健有力的“开拓者”雕像,“开拓者”以千钧之力裂石而前,展现出排除困难险阻的力量与开拓前进的勇气。水的灵动与力的交融,呈现刚柔相济的美感和开阔大气的进取精神,格调高雅刚健。
校园各区域的交汇之处——“善渊广场”,取名出自老子《道德经》中所言: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心善渊”意为心胸应当如水一样博大包容、澄澈深远;广场上矗立的孔子塑像儒雅温厚,执礼垂范。
“善渊”广场四组景观石雕分别释义如下:
“开蒙”:此处景观在一分为二的石材中间以立体文字的构成形式,表达了 “温、良、恭、俭、让”等儒家核心理念的关键词,寓意着儒家的精神力量,冲破顽石一般的蒙昧,给人类带来文明与理智。
“道”:此处景观在仿石切面上以浮雕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展现了老子的形象及其“上善若水”的哲学论述,传达了一种“心善渊、居善地”、“水利万物而不争”的朴素哲学观念,体现了和谐达观、与人为善的主题。
“自强不息”:古人有“苍璧礼天,黄琮礼地”之说,在古人的观念里,玉璧是人可以通过它与天进行沟通的礼器。该雕塑为一块玉璧的造型,象征着人对于天道的领悟;玉璧上古朴的装饰性图案,赋予了作品神秘古雅的色彩;另外通过“乾、元、亨、利、贞、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文字,以及“志存高远”的篆刻,表现《易经·乾》当中所蕴含的天道刚健、自强不息的思想。表达了青年学子当立志高远、自强不息的主题。
“厚德载物”:该景观取义于《易经·坤》当中“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一文化理念。雕塑整体造型为长圆形,象征着大地的浑厚博大、谦卑包容。雕塑以黑白两种颜色,分别代表着阴与阳,阴阳的均衡和谐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意识当中对于美德的追求之一。雕塑上的装饰纹样为商周时期的鼎纹风格,古朴厚重。商周是中国文化的主要形成发展时期,文化气息浓厚。整个雕塑以一种稳重、大气、古朴、厚重的造型风格,传达了一种兼容并蓄、谦卑善下、厚德载物的文化理念。
3.高雅的“文化墙”和“文化走廊”
学校充分利用教室外墙、宿舍区围墙、校道旁宣传栏等,结合人文教育的需要,将课外阅读推荐书目、经典书画作品、传统思想文化解读等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制作成浮雕或彩色喷绘作品,进行系列化、专题化的文、史、哲、艺术等文化常识的普及。师生们出入教室,行走长廊,有意无意间就会看到《美的历程》《爱的教育》《苏菲的世界》《兰亭集序》《五牛图》《奔马图》《我和村庄》《拾穗者》等图文并茂的名作、名家介绍。楼层与校道已经成为立体化的校本文化教材,既有丰富广博的知识,又配有意境优美的图片,蕴含着深远的教育意义,使学生们时闻翰墨之馨香,常染文化之雅气。
图书馆外墙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楼外墙的“问鼎苍穹”“横绝学海”、“静以修身”“静以致远”等巨幅文字装饰,既张扬着生命的激情与昂扬向上的奋斗精神,又传达出沉静安宁、平和雅致的书香氛围。
典雅大气的校园规划,让学校的每一面墙、每一块绿地都成为师生自我教育的最佳场所,为莘莘学子创造了品位高雅的学习环境,藉此濡染师生,立德,立言,修己,修人,培育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隐性文化。
(四)具有特色的校本选修课程及社团活动
1、特色的校本课程。根据学校现有的资源及空间,结合钦州本土文化特点,我校现开设了《走进钦州本土音乐--采茶戏剧、烟墩大鼓、跳岭头等12种本土音乐》、《舞台剧表演》、《航空模型兴趣班》、《走进机器人的世界》、《探索数学奥秘》、《社交礼仪》、
《经典诗文诵读》、《书法欣赏》、《合唱艺术》、《中国象棋与中国文化》、《校园足球》等102门校本选修课程。
图为同学们选修课报名现场
2、活泼而高雅的学生活动。
学校改变了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建立了课内外并举,学科教学与琴、棋、书、画等多种课外兴趣活动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学校成立了合唱、舞蹈、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街舞、伯牙艺术、天文、园艺等49个校级社团,每个学生都至少参与一个社团项目。
活泼而高雅的学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