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钦州市地方志工作切实履行“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使命担当,以地方志这种独特的方式讲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高品质生活的滨海运河城市故事。
修志编鉴,记录城市发展脉络
修志编鉴是地方志机构的主责主业和核心任务之一,市地方志工作在这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进展。
《钦州年鉴》(2024)按照“一年一鉴、公开出版”的要求,对照精品年鉴要求,深入探索拓宽思路,进一步凸显时代特征、地域特色。聚焦世纪工程——平陆运河建设,增设“平陆运河”等类目,与通江达海的运河工程同频共振、相互呼应。
与自治区、钦南区地方志办联合编纂的《广西钦州坭兴陶志》,第一次以“志”的形式,记载中国四大名陶之一钦州坭兴陶的起源、发展历程、工艺传承、代表人物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创新与发展。该书现已进入评审环节,预计2025年公开出版发行。
由市地方志办和市乡村振兴局联合牵头的《钦州市扶贫志》编纂工作正在稳步推进。该志全方位记录钦州在扶贫工作中的政策举措、帮扶行动、产业发展以及贫困地区人口生活发生的变化,必将为乡村振兴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预计2025年年底公开出版。
乡村史志,传承乡土文化记忆
乡村是城市的根基,乡村史志文化建设在钦州开展得如火如荼。2024年8月,市乡村史志文化建设现场会在平陆运河沿线村庄——钦北区青塘镇决竹村召开。
《大芦村志》《平陆运河沿线(钦北)村庄志》《那练村志》等一批镇村志即将出版发行。钦北区小董镇八甲村、浦北县白石水镇良江村等一批村史馆相继开工建设。浦北县北通镇、钦南区黄屋屯镇、灵山县旧州镇张高村、浦北县小江街道平马社区等纷纷开启修志模式。这些乡村史志文化建设工程,不仅为乡村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记忆,也为乡村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撑。
市地方志办大力开展平陆运河(钦州段)沿线遗址遗迹和特色村落调研,积极配合自治区地方志办“1212工程”和全市文化旅游工作,为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做出了地方志贡献。
方志“六进”,拓宽文化传播渠道
为了让方志文化更好地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经济社会、服务人民群众,江城足球网:广泛开展方志文化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军营等“六进”行动,社会影响日益扩大。
2024年3月,市地方志办联合市妇联、钦北区地方志办到钦州市乐满家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书赠巾帼 筑梦芳华”方志文化进企业主题活动。4月,市地方志办、钦南区地方志办联合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展“志赠青年 读善其身”主题活动。9月,市地方志办、钦南区地方志办到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金窝社区幸福小镇易地搬迁安置点,开展“民族团结,方志为鉴”主题活动。11月,市地方志办、浦北县地方志办到浦北县白石水镇良江村、钦州市乡村振兴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开展“方志文化进乡村”主题活动……
方志驿站是集地方文献收藏、地情展示、地情宣传、地情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具有开放式、服务性、公众化的特点。2024年6月,钦州市首家“方志驿站”在平陆运河沿线村庄——钦北区青塘镇决竹村挂牌成立。10月,市第二家“方志驿站”在市图书馆挂牌成立。
地方志陈列室是方志馆建设的重要载体。江城足球网:克服重重困难,优化功能分区,通过书籍陈列、实物展示、图片展览等多种形式,展示钦州滨海运河城市的历史与建设成就,积极讲好钦州故事、传播方志声音。(钦志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