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钦南区那丽镇土地田村是2015年第三批全国文明村。
那丽镇土地田村委一直坚持以 “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管理有效”的乡村策略,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为全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促进全村各项事业和谐、快速发展。
那丽镇土地田村委是钦南区“时间银行”志愿服务项目示范点之一,也是文明实践积分制试点。连续几年获 “全国文明村”、“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五星级党组织”、 钦州市农事村办先进单位、钦州市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奖“先进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高度重视,克服困难,用时间去奉献爱心
“时间银行”是一项公益性活动,通过组织学习,利用“空中讲习所”(电子屏幕、高音喇叭、文化长廊、农家书屋、乡贤文化、爱心超市等),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和提高群众素质的一项活动。让主动办实事、办好事的群众,通过本次活动发挥带头作用,发扬雷锋精神,加强乡风文明,民主管理,推行移风易俗,发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推动本村青年、党员及爱心人士,积极参与到本村的公益事业中,提倡奉献、讲文明精神。
利用联防办公室作为时间银行的专用场地,一方面,部分场地用作摆放奖励物品,以陈列货物的形式,整齐摆放各种奖品;另一方面,烘托氛围,把场地相关文化做细做浓。利用场地两边的墙,张贴相关管理制度、积分办法等,做细做浓场地文化。通过积极向各级争取和向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企业进行献爱心广泛宣传,适当捐赠爱心超市物资。“时间银行”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扬了雷锋精神。
目前,此次活动初见成效,真正体现积分改变习惯、勤劳改变生活、环境提振精气神的优良风气。通过活动的开展,从小学生抓起,养成讲文明、爱清洁的好习惯,开展家风、家训教育。村民房前屋后变干净整洁了,入户路和庭院变宽敞明亮了,村容村貌变美丽漂亮了;助推乡风文明建设。
加强平安建设,创建和谐家园
在上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认真开展学法、守法、知法、用法,组织法律专题讲座共8次,发放各种普法宣传资料6000份,张拉横幅300条,固定宣传专栏3版,利用学校开展普法问答知识活动6次,为群众解决民事纠纷106件。根据实际情况,土地田村成立村级专项工作组,村委干部、党员实行村庄分片管理,村委牵头,联合土地田派出所成立巡防队,每月对各村进行巡防。发动群众安装天网,提升了群众安全感。全覆盖宣传禁毒、扫黑除恶工作,使本村未出现黄赌毒现象。几年以来村内未出现偷盗、抢劫、斗殴、上访等事件,全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群众安居乐业。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为民办实事
为推动村经济发展,为民办实事,造福于人民。结合本村实际,土地田村积极争取上级部门资金项目,通过“公益事业”革命老区项目修建了新屋坪、急水港、大马村硬化道路3740米进村道路,安装了石滩村、土地田村、大坪埇村112盏太阳能路灯。利用水利项目修建大坪埇、旱垌高标准水沟1550米。利用文体项目修建旱垌村篮球场,利用乡村振兴项目修建标准化公厕2座,村委筹资自发扩建土地田新村至那丽服务区850米路面。完善新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安装了路灯40盏。
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提升道德风尚
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系本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村委利用广播、电子屏幕、农家书屋、学校、新时代讲习所、文化长廊等开展各项文体宣传活动,经常宣传法律、法规、卫生健康、卫生保健知识,开展文艺晚会活动每年约60次,组织志愿服务队开展尊老爱幼、爱心奉献等公益性活动200余次。
村委文艺队利用节假日、晚上时间,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如:篮球赛、象棋赛、采茶表演等),在新村开展家风家训教育,使每个孩子有一种理想信念。经常深入各自然村宣传富民惠民政策,使群众养成尊老爱幼的良好习惯。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乡村振兴建设活动,通过一约四会,推动本村移风易俗,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升群众文明道德素质。
提升村容村貌,建设清洁家园
在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和公益性岗位人员,采取拉网排查、各个击破的方式,“席卷式”清理整治各类卫生死角,对村道巷道、房前屋后、河道沟渠等进行彻底清理。
针对各个自然村进行乡村风貌改造,推行“三清三拆”,让群众支持,美化、亮化村庄。并做到每天清运垃圾,实行门前三包,互相监督,提高意识,教育群众不随意乱丢垃圾,养成爱卫生的习惯,做到垃圾分类,保持村庄整洁,没有脏乱现象。
2021年11月底,钦南区招商促进局和钦州市三十六小共20多名党员志愿者深入那丽镇土地田村与土地田村党总支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向那丽镇土地田村捐赠了一批垃圾桶,土地田村新村缺少垃圾桶的问题得到全面的解决。
这批崭新的爱心垃圾桶正式“上岗”后,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土地田村垃圾桶短缺的问题,而且调动了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成为土地田新村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极大的改善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