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进前(中)在第二届广西中药(壮瑶药)药膳大赛总决赛签约仪式上展示滑鼠蛇。 伍乃飞 摄
彭进前,汉族,1973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灵山县太平镇太平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灵山县养蛇协会副会长、高级养蛇技师、高密度养蛇技术发明人,灵山县晟世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曾获共青团灵山县委员会授予“灵山县优秀创业青年”称号、灵山县工商业联合会暨灵山县妇女联合会授予“爱心人士”称号等荣誉。他凭借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努力与突出的表现,成为了众人学习的榜样。
一直以来,他将集体利益置于首位,不计个人得失,他无惧前路艰辛,以脚步丈量责任,以实干回应挑战。他叫彭进前,灵山县太平镇太平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灵山县养蛇协会副会长、灵山县晟世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他以“创业路上的排头兵、党建一线的领头雁、民生工程的实干家、环境整治的攻坚者”多重角色,诠释了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生动展现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征程中的先锋本色,成为新时代“敢闯、善治、为民”的鲜活典范。
创业弄潮立标杆 技术创新促共富
彭进前以“返乡创业”为起点,以“科技兴农”为引擎,深耕蛇类养殖领域。
2012年,他在灵山县太平镇麓象塘水库下游创立前进蛇类养殖场,专注黑肉蛇与眼镜蛇养殖。面对传统养殖模式的局限,他潜心钻研,首创高密度养蛇技术:单位面积养殖量提升5倍(每平方米30条),成活率达80%(较常规提高13%—18%),形成“占地少、效率高、收益稳”的核心优势。
为开拓产业发展新局,他实施跨区域战略布局,分别在百色那坡、崇左大新建成20亩标准化养殖基地,单场养殖规模超万条,形成稳定的产业支柱。2024年,在太平镇党委、政府的政策扶持与资源对接下,他牵头创立灵山县晟世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并担任总经理,立足既有产业优势,创新“公司+基地+项目”合作模式。一方面与本地资源深度融合,建成太平镇镇南前进养蛇场,实现创业首笔重要收益;另一方面积极对接白马山风电项目,承接土建工程并妥善处理坟山迁坟等难点事务,通过专业化服务拓展营收渠道,进一步充实了启动资金规模。
通过整合公司及30个村(社区)160余万元资金,配套建设200个高密度恒温养殖仓,药用蛇存栏量突破1.3万条。预计2025年带动村集体增收超百万元,形成“产业反哺乡村、收益惠及民生”的良性循环。其独创的蛇类养殖技术成果被收录于广西科学出版社专业丛书,成为全区行业推广范例,充分展现“一人创业带动多方共赢”的示范价值。
党建领航强根基 凝心聚力促发展
作为太平社区党支部书记,彭进前深耕“党建+”治理模式,以组织建设为抓手激活基层治理效能。
他严格规范“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制度,通过党员积分制管理、“头雁领航”专题培训,锻造出一支敢担当、善作为的先锋队伍;进一步推动党建与民生服务、矛盾调解深度融合,累计解决道路疏通、公共设施修缮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0余件。他定期走访困难家庭、企业商户,深化“党建+网格”治理模式,创新构建“支部建在网格上”工作体系。依托党员先锋队、骨干志愿者组建网格调解专班,以“枫桥经验”为指引,构建矛盾纠纷“分级响应—闭环处置”机制。聚焦邻里纠纷、物业矛盾等民生痛点,通过日常走访排查、议事协商等多元渠道,累计化解矛盾20余起。实现“小事网格办结、大事社区统筹、复杂问题镇街联动”的治理效能,切实将矛盾化解在源头,推动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持续提升。在统筹推进医保收缴、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征兵动员等中心工作中成效显著。
同时,他积极协同镇党委、政府策划“太平盛世杯”系列篮球赛、那驮革命史馆建馆纪念活动等大型文体项目,不仅协调保障音响设备等硬件支持,更全程跟进活动组织、安全维护等工作,以党建引领文化惠民,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筑牢基层治理战斗堡垒。
敢为人先破难题 民生工程惠乡邻
面对乡镇公益性殡葬服务空白,彭进前主动担当,牵头筹建广西首座乡镇级公益性公墓,推动灵山县祥安公墓有限公司落地。
作为项目带头人,他以“拓荒牛”精神直面政策壁垒、资金缺口和用地瓶颈,往返钦州、灵山等多地部门协调审批,带领团队从零开始编制规划、筹措资源。项目初期,他顶住无薪资保障的压力,穿梭于南宁、钦州、灵山,对接民政、自然资源等部门争取政策支持,联动企业等破解资金难题。经过数百个日夜攻坚,项目已顺利转入建设阶段。建成后,不仅填补区域民生服务空白,更可通过公墓运营、生态维护等延伸服务,预计为村集体经济增收超百万元,同步带动周边就业,为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在两个公司的创业历程中,彭进前始终将集体利益置于首位,不计个人得失,无惧前路艰辛。他以脚步丈量责任,往返多地协调资源;以实干回应挑战,日夜攻坚破解难题。从手续审批到项目落地,从资金筹措到建设推进,每一步都倾注心血。正是这份坚守与担当,让他成为乡村振兴征程中脚踏实地、攻坚克难的实干表率。
疏堵结合治顽疾 共建共享焕新颜
针对太平镇长期存在的占道经营、交通拥堵顽疾,自2024年11月集镇环境整治行动启动以来,彭进前主动靠前,以“疏堵结合、共建共享”为路径,推动治理效能升级。
他以“听民意、聚民智”为切入点,组织120户商户专题座谈,召开4场居民代表大会,协同镇党委、政府优化整治方案;依托网格员队伍开展“敲门宣传”,发放政策宣传资料5000余份,化解群众疑虑。在空间规划上,科学划定固定摊位251个、流动摊位69个、便民摊位76个,按业态分类布局,同步完善标识标牌与管理制度,实现经营秩序规范有序。
为巩固整治成果,他牵头建立“日常巡查+联合执法”长效机制,带领巡查队伍联合镇执法队开展专项行动12次,及时处置违规占道、乱摆乱放等反弹问题。经百日攻坚,集镇面貌实现从“脏乱差”到“洁序美”的蜕变,交通通行效率大大提升,群众满意度达95%以上,绘就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图景。(黄椿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