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北县有一位为民守护青山的救火“急先锋”,他曾在一天内参与救火13次,他带领的综合应急救援队常年活跃在浦北县全境,奔走在森林防灭火、抢险救灾一线,他就是浦北县北通镇高林综合应急救援队队长陈若邦。
陈若邦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初心笃定,他用自己的善心、热心帮助着村民,时刻想着为群众谋福祉,也为了群众的生命安全,甘当救火队长,时刻准备着为国家奉献一切。
放弃高薪——为乡亲筑起森林“防火墙”
陈若邦于1979年9月出生在位于浦北县北通镇五皇山脚下的高林村,这里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高,林果业发达,同时森林防灭火工作压力极大。长大后在目睹乡亲们的荔枝林时常受到森林火灾威胁后,富有消防知识和责任感的陈若邦下定决心,要为父老乡亲建起一道森林“防火墙”。
2008年,陈若邦毅然放弃广东一企业管理层的高薪工作,只身回到家乡高林村,从零开始组织起一支民间公益消防队,从此走上了阻击山火的漫漫征途。经过多年发展,陈若邦带领的民间公益消防队日渐壮大,从三四人的小队伍发展成为拥有十二名队员的专业化民间消防队,并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认可。2014年8月,正式命名为北通镇高林村森林消防队。2019年,陈若邦自筹资金50多万元,在北通镇高林村建成广西第一个村级消防训练基地。
2020年,在浦北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这支队伍顺利改制为浦北县北通镇高林村综合应急救援队,成为集森林消防、城镇消防、110、120、交警于一体的综合性公益、应急抢险、救援的应急队伍。自队伍成立以来,陈若邦多次带领队员到北通镇和周边乡镇救火300多次,出动7000多人次,救护森林面积65000多亩,直接、间接挽回经济损失2亿多元。
奔走一线——锻造全域应急救援“铁军”
1月28日,正值除夕,北通镇某村委出现山火,陈若邦接到火警电话后,放下与家人团聚的温馨时刻,立即召集队员驱车10多公里抵达现场开展扑救工作。经过高林消防队的英勇奋战,火灾被成功控制,陈若邦动身返程时已是晚上的十点多。这种与家人“失约”年夜饭的行为,在陈若邦十多年的救火生涯中并不鲜见,每次陈若邦的妻子和儿女都会为他准备好热水、换洗衣服、宵夜,筑起一个温暖“大后方”。陈若邦出任务最多的一次,他一天曾参与了13起山火扑救任务。
在陈若邦的心里,他一直想把高林综合应急救援队打造成为服务浦北全境的应急队伍。陈若邦主动承担高林综合应急救援队分队的筹建、培训等工作,在浦北县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退役军人、医务工作者、建筑工人、个体户老板等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响应。经过重重筛选、封闭训练后,高林综合应急救援队二队、三队顺利成立,与高林综合应急救援队一队分别担负起守卫浦北县北、中、南三大片区的重任。至此,高林综合应急救援队总人数达到120多人。这支队伍常年活跃在浦北县全境,奔走在阻击山火、抢险救灾一线,成为浦北县应急救援的中坚力量。
无私奉献——若能安民就一定能安邦
陈若邦年少起喜打抱不平、扶民于难,以仗义之道践行公益之心,是方圆十里八村的好心、热心、公益名人。
为孤儿募捐解决生活困难、带领队员慰问困难群众、寻找离家出走的留守女生、护送生病的留守儿童就医……陈若邦以仗义之道践行公益之心,十里八乡只要村民一个电话,陈若邦总能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为群众排忧解难。
陈若邦的热心肠感染身边许多人走上了热心公益的道路。特别是高林综合应急救援队的队员们,在陈若邦这位队长的长期熏陶下,主动配合陈若邦开展公益事业。几年来,陈若邦带领高林综合应急救援队的队员们,为困难群众和孤寡老人累计捐助50多次,捐资捐物累计约5万多元,受益村民410多人。
一直以来,他都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名字内在隐喻的使命——若能安民,定能安邦。(记者 梁 生 通讯员 吴彩虹 农 淦)